逐梦令|中芬教育文化“大使”林白曦:穿越时空的友谊 绽放北极光炫彩

发布时间: 2024-04-20 作者: 董晓孝 来源: 善缘街0号

摘要: 在一间只有不到20个学生的教室里,一位蓝眼睛、黄头发的外国老师围绕“学习动物名称”这个主题,同一时间段完成了英语、音乐、数学、体育等4个不同学科的教学。也就是说,老师进行了跨学科教学,前一节课是教英语,下一节课就要带着孩子唱歌……在课堂上,老师和孩子是互动的,一半的时间老师讲课,一半的时间孩子讨论。

人物简介:

林白曦,芬兰航空前大中华区总经理,任职芬兰航空38年,由于其在芬兰航空的杰出表现,曾被芬兰总统授予“骑士”勋章。2013年,他从芬兰航空退休,现在主要从事中芬教育文化交流,推动中芬友好升级发展。

作者 | 董晓孝

视觉 | 李海伟

来源 | 善缘街0号

在一间只有不到20个学生的教室里,一位蓝眼睛、黄头发的外国老师围绕“学习动物名称”这个主题,同一时间段完成了英语、音乐、数学、体育等4个不同学科的教学。也就是说,老师进行了跨学科教学,前一节课是教英语,下一节课就要带着孩子唱歌……在课堂上,老师和孩子是互动的,一半的时间老师讲课,一半的时间孩子讨论。

这是芬兰的全科教育在中国做的一次教学展示。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传统分科教学不一样的是,芬兰的小学普遍采用跨学科教学方法,让孩子们深度参与进来,享受学习的乐趣与快乐。这恐怕是芬兰教育领跑全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而让芬兰“开放的课堂”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正是“中芬通”——林白曦。作为中芬教育文化“大使”,林白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“中国通”,他一口地道的北京话,未见其人,只闻其声,活脱脱一个老北京。他曾是芬兰航空大中华区总经理,主导了芬中首航,开启了芬航直通北京的航班,结束了欧洲飞往北京中转中东的时代。

如今,退休的林白曦发挥余热,依旧在为中芬友好关系、教育文化交流事业而“飞”奔,正如他收藏的补子里蕴含的丝线,编织出中芬新时期的友谊之带。

1 中芬航线幕后英雄

在林白曦的职业生涯中,很多时间都是在中芬航线上度过的。作为芬兰航空前大中华区总经理,他1个月往返中芬一次,1次来回13000公里,以200次来算,总共飞行了300万公里。

中芬航线的开辟,林白曦是其幕后英雄。

芬兰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,两国从1950年开始建立外交关系,至今已有68年历史。在这近70年的时间里,中芬两国一直走得非常顺利,友好往来。

▲林白曦在芬航期间任大中华区总经理

然而,直到上世纪80年代,欧洲飞往北京的航班,需经过中东中转,单程就要16个小时。当时还在芬航基层的林白曦,由于其讲得一口京片子,融汇中西,被芬兰航空看重,被派往中国组建芬航驻北京办事处。

1988年6月2日,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起飞的芬中首航开启了。

“当时的规格很高,芬兰议长带了三个部长来华,中方这边是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。各大报纸媒体都报道了这个事情。”林白曦作为芬航北京办事处代表负责接待工作,回忆起芬中首航,依旧历历在目。

芬兰航空是欧洲首个开辟直通北京航线的航空公司,这为以后中芬两国的友好往来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。

在林白曦的努力下,2003年即使突遭“非典”,芬航仍按计划开通芬兰直飞上海的航线,成为非典后首家开航至上海的外国航空公司,并打破了芬航史上开航首月就实现盈利的纪录。为此,2005年12月6日,芬兰的独立日,林白曦被芬兰总统授予“骑士”勋章。

对于这一切,林白曦看得很淡:“这些都没什么,过去了。”他更关注是否能为中芬友谊继续发挥余热,继续为中芬教育文化事业做贡献。即便现在从芬航退休,林白曦仍然保持一年往返中芬六七次的频率,只要是涉及中芬的事情,他都一定会全力以赴。

2 芬兰教育走进中国

现在,教育已经超过诺基亚,成为芬兰最大的输出。芬兰教育为什么会领跑全世界?芬兰国家教育署署长海诺宁(MR. OLLI-PEKKA HEINONEN)近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,将芬兰优质教育归因为三大秘诀:均衡、信任、高标准。

“芬兰的教育,有一点很重要,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,芬兰孩子上课的时间是最短的,但考试成绩往往是世界上最好的。”一说到教育,对中芬两国的教育情况十分了解的林白曦说道,“全科教学是芬兰教育的传统,芬兰小学长期以来都采取全科教学的授课方式,这跟中国的教育完全不同。”

将芬兰的全科教育引进中国,这是林白曦从芬航退休后一直在做的事情。他希望能够把芬兰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引进中国,让中国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学习的快乐。

在芬兰,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,同时社会地位也非常高。林白曦介绍说,老师、医生、律师,这是芬兰三个最热门的职业。每年招1个老师,报名的人多达100人左右。“芬兰的老师都是硕士学位以上,学校选择人才主要是看这个人有没有热心去投入以后的工作,是否有爱心、耐心、细心,而不是看你聪不聪明,分有多高。”

老师的门槛大幅度提高后,学生的水平自然也会受到正向影响。因此,芬兰的全科教育才有了得以实施的基础。全科教育,是一种“基于现象的教学”。围绕教学主题,老师需要英语、音乐、美术、数学、体育等综合能力,将多个科目融合在一起教,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整合。

芬兰的全科教育,很大的特点是1个老师要教一到六年级所有的课。并且,1个老师带同班学生最少是两年,如果对工作格外投入,可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。现在,还新加进了跨课程的教育,例如上历史课时附带地理、语文等。

“1个班大概是25个学生,1个老师1周是25节课。芬兰教育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让孩子享受童年。也就是说,要挖掘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热爱学习的动力,而这需要老师去激励、去推动。”林白曦补充道,“这要是中国老师,25节课早就趴下了。而且,芬兰基本没有作业,从小学到高中只有一个高中毕业考试。”

目前,随着芬兰全科教育的理念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,林白曦将协助芬兰大学在今年6月把芬兰的开放课堂带到北京、天津、山东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展示,并进一步在国内其他城市扩展。北京青少年自然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以东对此评价道:“全科教育理念的传播,首先对老师的素质,有很大的促进、提升。即使全科教育在国内实现不了,但它能起到一个作用,就是促进国内老师的整体素质提升,对下一代学生将会产生实质性的帮助,这就是中芬教育文化交流的价值之一。”

北京小孩子科技公司副总裁吴俊松,在此次林白曦中芬教育文化交流中,也受益良多,他表示:“芬兰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。未来小孩子点读在绘本方面可能会与芬兰开展合作,优质的绘本内容才能对小朋友开启真正良好的启蒙教育。”

▲善缘街0号采访林白曦时合影

此外,林白曦还把芬兰自主研发的校园反欺凌项目KiVa,也带到了中国。该项目由图尔库大学开发,并得到了芬兰教育文化部资助。针对校园暴力现象,KiVa项目主要分为一般性和针对性两类措施,以防止欺凌行为和解决已知的欺凌事件。通过学习培训,学生要自发去保护自己,反对校园暴力事件。KiVa项目在芬兰本土深受欢迎:全国90%的中小学注册为KiVa学校,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学习实施该项目。目前,世界上很多国家,包括美国,也在引进芬兰的KiVa反欺凌项目。

林白曦希望通过引进KiVa反欺凌项目,能够帮助国内校园减少校园暴力现象,给小孩子一个轻松、欢乐的学习环境。

3 一家三代中芬友谊

芬兰,靠近北极圈,是世界最北端的国家之一,却是与中国直航最近的欧洲国家。2017年4月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,开启了穿越历史的友谊之旅。至此,中芬关系与时并进,迎来了新的发展期。

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,每年春节都会举行庙会,已经持续十多年了。庙会上有各种小吃、手工剪纸、舞龙舞狮,央视春晚在庙会大屏上直播,还可以放烟花。林白曦笑道:“在北京不能放的烟花,春节可以到赫尔辛基去放。”

2018年初,中国的两只大熊猫“华豹”、“金宝宝”被送往芬兰艾赫泰里动物园,这是中国大熊猫首次安居北欧,并举行了“雪熊猫之家”开馆仪式。现在,两只大熊猫在外面玩得特别欢,吸引了很多游客。

▲林白曦20岁时在北京的留影(右一)

这是林白曦非常乐意看到的情景,也是他们家族所希冀的美好愿望。林白曦与中国的渊源非常深厚。1956年,三岁的林白曦随父母从芬兰来到中国,父亲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教师,母亲在人民画报社做翻译。他从小在北京长大,21岁时返回芬兰服兵役。1987年再次回到北京,创办了芬航在中国的首家办事处,之后一直从事中芬两国交流事业。

父母的言传身教,深深影响着林白曦,让他始终热心中芬两国交流的事情。而他的中芬赤心,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三个孩子,还在赫尔辛基大学读博的小女儿,2016年跑到贵州农村,做了一年的调研,参与到北大人类学项目的研究。

芬兰人办事严谨、务实与中国人聪明、灵活的双重特质,在林白曦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。父母一辈的善良、赤诚、无私,在他身上持续生长,而他又将这种品质和精神传承下去。这个家族有关中芬友好往来的传奇在他身上延续至今,并在继续这个传奇。

---END---

*本文来源善缘街0号原创,转载请联系授权

*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善缘街0号立场